4月的省城,桃花盛开,杨柳依依,尽管距离西宁的雨季来临还有段日子,但为了确保省城排水管网畅通,排水部门早已启动春季清淤大行动。
4月23日11时许,省城南川西路,身着蓝色工作服的乔靖平,叮嘱同事放好警示标志后,拿起用螺纹钢特制的开启排水井盖的工具,吃力地打开一个雨水井盖。
当天8点30分上班后,作为西宁市排水公司排水管理处西北区组长,乔靖平一大早和同事赶到了南川西路,开始清理雨水井的工作。在这之前,他和同事们已经忙碌了二十多天,清理了近两千个雨水井,更换了不少被车辆碾轧损坏的井盖,疏导被淤泥、垃圾阻塞的排水管道。
清理排水管网,工具那是必需的,就在不多的几样工具中,乔靖平手里的铁锹有点特别。说它特别,那是因为这把铁锹把儿太长了,而且部分铁锹把儿还穿上了“钢管外套”。
乔靖平说,他们用来清理雨水井的专用铁锹,把长3米至3.5米,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清理深浅不一的雨水井的需要,而给铁锹把穿上“钢管外套”,那是为了增加铁锹把的强度,以免在清淤时断裂。
一人管17公里道路雨水井
就在乔靖平和同事们在南川西路忙碌的时候,排水管理处东中区组长宋勇和同事也忙着在德令哈路清理雨水井里的泥土、淤泥及各种各样的垃圾。
排水管理处主任刘宇告诉记者,在春季清淤大行动中,排水管理处的40余名工作人员将清理市区690公里的排水管网,其中重点是1.4万余口雨水井,平均每人要承担起17公里排水管网的清淤工作。
按照乔靖平的说法,雨水井间隔一般在20米至50米之间,1公里路段两侧的雨水井就有二三十口,这就意味着,排水管理处的一个工作人员,在省城的雨季到来之前要承担三四百口雨水井的清淤工作。
其实,清理排水管网的工作,不是一个人独自能完成的,需要好几个人的协作努力。如果雨水井有餐厨垃圾、塑料袋、砖块等杂物,清理一口雨水井,可能要几个人忙碌一个多小时。
大杯装茶水的“排水人”
临近中午时分,忙碌了两个多小时的乔靖平,招呼同事们收拾工具,准备吃午饭休息一会儿。拉开停在路边的施工车的车门,乔靖平递过来一瓶饮料。他的同事笑着说,他们不爱喝饮料爱喝开水。
乔靖平说,从3月底开始,他和同事们就开始清理雨水井,体力劳动出汗多,需要补充的水分也比较多,但因为长时间在户外工作,同事们就买饮料喝,但饮料喝多了,胃就开始抗议了,他们只好用大杯子装上茶水。
说起雨水井里的垃圾,排水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纷纷向记者诉苦:很多人向雨水井里乱倒垃圾、乱扔杂物,尤其是沿街的餐馆,有时把餐厨垃圾直接倒入雨水井,让他们很头痛。
为此,排水管理处主任刘宇呼吁,西宁的雨季即将来临,希望市民不要向排水井和雨水井里扔杂物,以免造成排水管网堵塞,影响城市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